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动态

奉节县中医院:中药汤剂的煎煮

发布时间: 2023/12/27 阅读次数:

1.汤剂的起源及发展

相传汤液是由商代伊伊创制的。伊伊是商朝宰相也是厨师、巫医。商朝称“元圣”,后世烹饪届奉“厨圣”、中医届尊“汤液圣”。

汤剂具有吸收快、作用迅速、加减灵活、针对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急病、新病、以及病情较急而急需荡涤病邪或扶持正气的病证治疗,多用于临床。汤液的出现,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服用方便,促进了复方汤剂的发展。因此,自其创制以来,作为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沿用至今,经久不衰,成为了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

2.中药煎煮的重要性

中药汤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集中体现,中医临床疗效与中药汤剂的煎煮密切相关。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要求,掌握正确科学的煎煮方法是中药取得疗效的关键环节。

中药煎煮及注意事项

1.煎煮中药用什么器具好?

陶弘景曾言,“温汤忌用铁器。”李时珍曾云,“煎药并忌用铁器,宜银器、瓦罐。”古人强调用陶器煎药是因为陶器与药物所含的名种成分不发生化学反应,煎出的汤剂质量好,又因砂锅导热均匀,执力缓和,价格低廉,因而沿用至今。搪瓷器具和不锈钢锅,具抗酸耐碱的性能,可避免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大量制备时多选用。一般认为,铁、铜、铝、镀锡等器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并能在煎煮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反应,不宜供煎药应用。

2.中药饮片煎煮前是否需要清洗?

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一系列炮制,包括去除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都已达标,不必再用水洗。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苷类成分,水洗会让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一些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些药材在配方时需要碾碎,如果水洗,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此外,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很多辅料都是易溶于水的,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3.中药饮片煎煮前是否需要浸泡?

中药煎煮前,一般先应用冷水浸泡。中药药材绝大多数是干品,干燥而质地细密、坚硬,有效成分已结晶或者定形沉淀于细胞内,水分不易浸入,在煎煮前需要用水浸透药材,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这样可以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损耗、破坏过多。

中药材大多数是以植物为原料,有不少植物内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如果这些植物药不经水泡,一加热就立即煎煮,那么蛋白质遇热就会发生凝固,淀粉就会糊化,这样就会妨碍有效成分的煎出。

中药浸泡时间根据药物而定,花、叶、细茎等质地疏松的药物,浸泡30分钟即可;块根根茎、种子、果实等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泡60分钟。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4.煎煮注意事项

煎煮时是否需要加盖?

建议提醒患者,煎药时莫忘盖锅盖。经研究,绝大多数类植物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很容易随水蒸气蒸发,如果煎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容易随水蒸气挥发,降低药物疗效。

煎煮中药过程中怎么选择加水量?

传统加水法,将饮片置于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的3-5cm为度,第二次煎时可超过药渣表面1-2cm。以上是一种行之方便,易于掌握的加水方法。

量器加水法,采用量杯或量筒加水,按不同的药物及其头煎、二煎加不同量的水。一般而言,调理、滋补类中药,头煎700-900ml, 二煎400-450ml:解表类,头煎400-600ml, 二煎280-300ml:其他头煎500-700ml, 二煎300-350ml.此法比传统法加水量准确,但若遇到药物量过多时,加水量则显得少些。

重量加水法,按药物的总重量,确定加水量。将配好的中药剂称下总重量,然后根据1克中药加10ml水的原则,把总加水量的65%加到第一煎中,余下的35%加入第二煎中。该方法加水准确,特别是药物种类多、药量大的中药方剂更为适宜。此法虽然比以上两种方法麻烦,但较准确。

火候掌握

沈括曾指出:“药有可以久煎,有不可以久煎者,有宜急火,有宜文火者。.此煮炼之节也。”明未著名医僧胡慎柔云:“古人煎药,各有法度。表药以气胜,武火骤煎;补药以味胜,文火慢煎。”

火候按火力大小、温度高低,分为“文火”“中火”“武火”。

煎煮次数

中药应该煎煮几次?著名医家张锡纯很重视中药的第二次煎煮,他说:“富贵之家服药多不用次煎,不知次煎不可废”。现代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2次或者3次。

而煎煮次数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有的药物有效成分经过长时间加热会使其分解、水解,在溶出的同时,也会破坏药效。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在煎煮中药时基本上都是2次,很少有3次,主要是一怕麻烦,二是认为第三次成分含量不高了没什么药用价值了。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煎煮第三次比较适宜呢?

游补类中药材,俗称“补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煎药前常需捣碎,并适当延长煎煮时间。另外,部分游补类中药比较贵重,从珍惜药材资源,提高药物利用度来看,应该煎3次:在煎煮感冒药、清热药、利尿药时宜煎煮3次,此类药品适宜多饮汤液,有利于增加治疗的效果。煎药器具容量小且药量多时,会导致煎煮不完全而影响药效的发挥,此种情况也适合煎煮3次,从而提高疗效。

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有效成分的溶出难易度和用药情况而定。

特殊煎煮法

部分中药材因性质、成分比较特殊,因而逐渐总结出了8类特殊药材的煎煮法。






相关链接